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构成要件

刑事辩护律师解读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刑事律师Law64.net]。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刑事律师Law64.net]。

本罪其他有关规定处理。同时,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1)要把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与未携带持枪证件而携带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显然也违反了枪支管理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25条的规定,对未携带持枪证件的行为,由公安机关扣留其枪支、弹药,而不能认定为本罪。

(2)要把本罪与在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依法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44条的规定,应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弹药罪与私藏枪支、弹药罪的界限

其主要区别在于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拥有、携带、佩带或者以其他方式公然拥有、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后者表现为私自藏匿枪支、弹药的行为[刑事律师Law64.net]。前者行为是公开的方式,后者行为则是秘密的方式。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弹药,而故意隐藏不交。如果不知道自己收藏的物品中有枪支、弹药,因而没有交出的,不构成犯罪。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199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被一些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杀人、抢劫、绑架等违法犯,还是拾来的,或者是自己曾经合法配带、以后应交未交的,只要是未经合法批准而私自持有、隐藏,都属于本罪所要求的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但是,如果非法持有、藏匿的枪支、弹药是自己非法制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的,应以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罪或者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罪论处,不再另定私藏枪支、弹药罪。所谓拒不交出,既包括私藏枪支、弹药已被发觉,限令其交出仍抗拒交出;也包括私藏者未被发觉,但其明知应当交出而仍藏匿不交出[刑事律师Law64.net]。本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即具备持有、私藏行为之一,即构成犯罪。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所谓私藏,是指持有和隐藏枪支、弹药的非法性[www.law64.net]。即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未依法取得持枪证件而持有、携带枪支、弹药,或者虽有证件但将枪支、弹药携带出依法规定场所,或者在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的行为。枪支、弹药无论是他人赠予的,还是拾来的,或者是自己曾经合法配带、以后应交未交的,只要是未经合法批准而私自持有、隐藏,都属于本罪所要求的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但是,如果非法持有、藏匿的枪支、弹药是自己非法制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的,应以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罪或者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罪论处,不再另定私藏枪支、弹药罪。所谓拒不交出,既包括私藏枪支、弹药已被发觉,限令其交出仍抗拒交出;也包括私藏者未被发觉,但其明知应当交出而仍藏匿不交出。本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即具备持有、私藏行为之一,即构成犯罪。[www.law64.net]。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辩护律师解读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等.

什么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构成要件: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认定: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立案标准: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量刑标准: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量刑情节: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司法解释:

相关罪名:
·走私武器、弹药罪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生产、销售、提供劣药罪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

法律常识:
    我们您都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和工作方面的关系就是属于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需要有相关的证明的。对于劳动关系证明的最直接的办法其实就是劳动合同了。生活中肯定有的时候会有裁员的情况。那么劳动者精神病怎么解除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

    民法典不交物业费物业有权停水停电吗?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没有权停水停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行)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供电

·交通事故不处理对车主有啥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都在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发生交通事故以后都应该首先及时的报案,然后等待交警进行责任划分最后进行赔偿,那么要是车主没有报案不进行交通事故的处理,对车主有什么影响呢?相信很多人对交通事故不处理对车主有啥影响都
    一、丈夫去世遗腹子有继承权吗遗腹子是指怀孕妇女在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胎儿预留份】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该法第

    欠网贷没钱还怎么办申请延期当你意识到你的贷款还不上的时候,一定要多和借款机构沟通,申请延期或是减免一定量的利息。切忌任由逾期,放置不理。如果能够通过延期或是减免利息的方式,能够尽可能将借出去的钱收回来,对借款机构来说未尝


刑事律师热线(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辩护律师)

13052261268 18868876507 

遇到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法律问题?在线问律师:

*<--事发地址,便于分析
*<--手机号,以便律师回复


法律问答:
·房屋公正,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我买的房子是动迁后给回迁户的楼房因为仿照没有下来所以双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我买的房子是动迁后给回迁户的楼房因为仿照没有下来所以双方签的协议找的中间人请问这样的协议能办理公正吗?谢谢...

·我是2014?月份结的婚她是有过一次婚姻的人,我彩礼钱就花?0万,结婚后她以感情
    我是2014?月份结的婚她是有过一次婚姻的人,我彩礼钱就花?0万,结婚后她以感情不和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去她的娘家问娘家人说他们也联系不上,而且我听说她和她的前夫在一起生活了还有孩子了,请问我能以婚姻诈骗罪起诉她吗?/p>...

·九月八号晚上十点半左右在路上与另一辆电动车会车时并没有发生碰
    九月八号晚上十点半左右在路上与另一辆电动车会车时并没有发生碰撞,对方逆向行驶,当时只感觉自己的电动车有小小的震动,当时没有在意,就走了,第二天交警大队电话给我说昨天与人发生了事故,并且告知对方小腿骨折了,请问一下该如何为自己维权?....

·经朋友介绍五年前的法人对接,需要你的号码
    经朋友介绍五年前的法人对接,需要你的号码...

·何律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我弟老房子宅基地被组民强迫捐
    何律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我弟老房子宅基地被组民强迫捐让,用于筹建组里大堂屋,因为我弟老房子已倒,且与原组堂屋相邻,请问该怎样维权?...

·老婆出去一年多电话设置了,我可以起诉她吗
    老婆出去一年多电话设置了,我可以起诉她吗...

·旧房产和拆迁问题纠纷
    我家有一个老房子,是我父亲单位倒闭是卖给我父亲的。大概是九几年的时候,那时我父母还没离婚,后来过了几年,我父母离婚了,当时离婚协议上关于房子产权是分给我父亲的,在他百年之后,房子产权归我(离婚协议书还在),两年前,我父亲再婚,婚住在后妈家,老房子因为比较小,就租给别人了,房租一直是我在收,就在前几天我后妈要求住进这个老房子,叫我把租房...

·光山看守所有在羁押人?
    光山看守所有在羁押人张? 么?...

·女方河南人,嫁到新洲10年未生育,期间收养亲弟弟三个儿子中的
    女方河南人,嫁到新洲10年未生育,期间收养亲弟弟三个儿子中的小儿子,小孩只有出生证,已4岁仍未上户口,后在新洲再婚,想将小孩子的户口上在新洲,因不了解程序也没时间办理,想委托新洲的律师帮忙办理...

·谈了三年的男朋友,已经和别人结婚了,与本月27月在新市法院开
    谈了三年的男朋友,已经和别人结婚了,与本月27月在新市法院开庭,起诉要求退回之前花的30万...

·借对方钱的。我跟他已经协商好了,今天为什么还收到法院传票?对
    借对方钱的。我跟他已经协商好了,今天为什么还收到法院传票?对方跟我说,我们协商可以的。....

·电动三轮车算不算机动车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 电动三轮车算不算是机动车...

·入室持*抢劫,要判几刑,入室持*抢劫三次
    入室持*抢劫三次,在抢的过程中,没抢到任何物品,需要判几刑在施行抢劫的时候,都是喝酒进行抢劫的,在被抓的时候,全部交代,这样的话,不能轻判吗...

·因对方叫关灯,没有听到,遭对方打后,还手并打起来,致对方受伤,我方轻伤会如何处理
    您好,因对方叫关灯,没有听到,遭对方打后,还手并打起来,致对方受伤,我方轻伤,会如何处理...

·没有驾驶证,我新卖了个踏板摩托车并且去车管所办理了牌照同时购车税和保险已办理可是
    我新卖了个踏板摩托车并且去车管所办理了牌照同时购车税和保险已办理可是没有摩托车驾照如果上路交警查到会怎么办?...

·我2004年丽水民政局领的结婚证,儿子2007出生女儿201
    我2004年丽水民政局领的结婚证,儿子2007出生女儿2010年,双方都在国外,想离婚,微信号3669353618,微信联系,不要打电话人不在国外...

看守所

联系方式

留言反馈

手机版老律师网
微信咨询律师
老律师网

www.Law64.net

Copyright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