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值高达10余亿元,受害人数以千计的特大集资诈骗案在南京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部分受害人到庭旁听。 该案被告人陈评今年59岁,此前曾是江苏乾宇集团有限公司老板,他名下还有其他7家公司。根据检方指控,2007年开始,陈评称公司需要投资建厂生产蓄电池、硅晶体等产品需要大量资金,并虚构了一款名为“聚合物胶体蓄电池”的专利,开始对外集资。
证据显示,至2012年,陈评的公司在南京、徐州等地非法集资高达10亿元,受害人数以千计。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愿意相信陈评,他的几家实体工厂起到不小作用。陈评名下的工厂都有蓄电池、硅晶体等实体产品生产,正因为能够实实在在看到工厂和产品,不少投资人坚定认为,陈评可以带他们走向一条快速赚钱的道路。
除了实体工厂作担保,陈评给出的集资利息高达24%、26%、30%,不少投资人都被这高额的利息吸引,主动向其公司“送钱”。同时,陈评还“招贤纳士”,由贺克营、王文、王均美等人负责招募和培训所谓的集资业务员。由于能从中抽取不低的佣金,业务员集资的积极性相当高,不少人拉自己亲戚朋友“入伙”,利用人际关系网络,广吸资金。
2011年,陈评公司资金链断裂,投资人发现,陈评承诺的利息发不出来,更别提能拿回本金了。经过漫长的等待,陈评的许诺一次次落空后,很多投资人意识到上当受骗,纷纷报警。陈评等人的集资诈骗行为这才曝光,公安机关随后介入调查。
2013年3月,陈评等人被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起诉到南京鼓楼法院。当时,鼓楼检方指控的犯罪数额为1.6亿。案件审理经媒体报道后,引来大量未报案的受害人,受害人数也逐渐上升。因证据及犯罪事实发生重大变化,鼓楼检方撤回起诉,由警方重新补充侦查,涉案金额最终达到10亿余元。由于案值巨大,鼓楼检方将此案移交南京市检察院审理。
昨天的庭审中,陈评称自己并未虚构专利,也没有夸大生产规模,他在江宁、句容等地拥有设计年产值10亿元的生产线。不过,检方通过专家作证证实,他的专利意义不大,缺乏科学理解。
该案庭审持续一天,公诉机关就案件事实出示大量证据,带至庭审现场的案卷有十余摞上百本,法院则宣布休庭,择日再继续开庭。
[ 回复|追问 江苏律师·南京律师] |